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7月26日—29日,2024首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在四川绵阳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 供需互联”,将迸发出更多人工智能的新思维、新观点,促成落地更多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产品。
全国首届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缘何“落地”绵阳?背后既有绵阳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优势,也是绵阳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步伐的重大机遇。
拥抱人工智能,绵阳底气十足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在人工智能领域汇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
为此,绵阳构建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已建成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智能交通大数据融合分析与决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21个。
让创新成果“组团”迈向“应用场”,绵阳早已开展探索。走进绵阳科技城新区,园区通行可以搭乘无人驾驶小巴、机器人文明交通劝导员在街头执勤、机器狗和无人巡逻车与警察一起巡逻……多场景应用的背后是举措创新,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学院,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在城市治理、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领域打造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创新示范产品。
科技攻“尖”,产业向“新”。当前,绵阳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拥有长虹、九洲等人工智能领域优势企业,初步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市共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100家,营业收入近200亿元。
竞逐人工智能,绵阳开足马力
今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人工智能列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以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之同频,绵阳在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
持续发力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4月8日,绵阳市委召开专题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系统谋划,明确方向目标,明晰思路举措,组建工作专班,加快推动绵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1天后,绵阳以长虹集团为理事长单位,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吸纳65家代表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
4月28日,绵阳依托西南科技大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知名企业正式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学院,进一步推动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6月12日,绵阳召开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引擎,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其中,实施人工智能科技攻坚被列为“首位”,形成引领支撑未来绵阳发展的“爆发点”。
好风凭借力,浪高当弄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将召开的2024首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供需互联,以会展结合方式交流人工智能领域新成果,探讨人工智能新应用、新场景、新体验,推动更多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项目“落地生金”。
每日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