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位置:科技研究所 >> 科技

人工智能正涌入手机,苹果和安卓两大系统的主导者均在发力。

发布时间 2023-10-30 18:32 -- 来源 网络 阅读量:5942   会员投稿
【导读】人工智能正涌入手机电脑和神秘设备,变革要来了吗?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加速走向消费者的日常设备。最近,大型科技公司紧锣密鼓地推动着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一些初创企业也在开发旨在颠覆iPhone...

人工智能正涌入手机电脑和神秘设备,变革要来了吗?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加速走向消费者的日常设备。

最近,大型科技公司紧锣密鼓地推动着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一些初创企业也在开发旨在颠覆iPhone时代的全新品类设备。

对于生产商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终端设备上运行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更便宜、更快、更私密。设备和芯片制造商也希望生成式AI能够帮助刺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销售,因为这两种产品在“疫情繁荣”后都陷入了消费不景气。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也许在明年,消费硬件圈将步入一幅全新的风景。

智能手机加速人工智能化

智能手机厂商同样也在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苹果和安卓两大系统的主导者均在发力。

当地时间10月22日,彭博社资深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透露,苹果公司正在焦急地试图迎头赶上,计划最早在明年推出更智能的Siri版本,并将人工智能添加到尽可能多的应用程序中,包括苹果音乐(Apple

Music)和生产力应用程序,意味着用户可以让大模型在手机上创建播放列表和生成文档、PPT。

今年7月有报道称,苹果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框架来创建大型语言模型,被称为Ajax,在此基础上还创建了一个聊天机器人服务,被称为“苹果GPT(Apple GPT)”。下一步的关键是确定该技术是否能够应对竞争对手,以及苹果如何将其实际应用到产品中。

如今,苹果负责人工智能的高级副总裁约翰·贾南德拉(John Giannandrea)和负责软件工程的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正在带头开展这项工作。服务主管埃迪·库伊(Eddy Cue)也参与其中。目前,苹果计划每年在这项事业上花费约10亿美元。

与此同时,谷歌最新的手机发布会更是在竭尽所能地展示人工智能。其新款Pixel手机中广泛使用了设备端人工智能,尤其是在多媒体处理方面。

聊天机器人Bard被整合到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中。让国外各大科技博主惊叹不已的“最佳拍摄”功能,则可以“完美”调节人的面部表情,无缝换脸。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魔术编辑(Magic Editor)也正式应用在Pixel 8手机上,可以调整照片主题的位置大小。今年晚些时候才会正式推出的AI录音能够自动总结对话并生成摘要。音频魔术橡皮擦可以直接从视频中删除任何不想要的声音。

无屏幕的未来交互?

距离初代iPhone发布已经过去了16年,智能手机的进化走入了一个平台期。曾经每隔几年更换一次智能手机的消费者现在可能要等待五六年才会购买新手机。制造商急需新的卖点去刺激消费和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从初创公司到微软和Meta等巨头,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其摆脱对谷歌和苹果控制的潜力。智能手机市场在过去十几年中演化成了现在安卓和iOS两家独大的局面,它们控制了各自平台的主要应用商店。就在几天前,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萨提亚? 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采访中坦承对关闭智能手机业务感到遗憾。

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机会。当地时间9月27日,Meta推出了最新一代Ray-Bans Meta智能眼镜,佩戴者可以通过Meta的AI助手Meta

AI与眼镜对话,实时接收信息,并用它来直播视频片段。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说:“这将是非常疯狂的,因为有了Meta

AI,你可以整天戴着眼镜和它交谈。”他认为,人工智能眼镜是迈向Meta最终目标的垫脚石:一个充满全息图的世界,你可以与之交谈。

又过了两天,在巴黎时装周的一场时装秀上,一些模特佩戴了来自初创公司Humane的AI

Pin,这是一种类似徽章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摄像头和扬声器,但没有屏幕。Humane的联合创始人、前苹果设计师伊姆兰·乔杜里 (Imran Chaudhri)在5月的TED演讲中展示了该设备的一系列功能,例如AI

Pin能够将通话详细信息投射到他的手上、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他的声音将英语翻译成法语,并汇总他错过的消息和日历邀请。

如果是这样,如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植入手机等消费级设备便成了当下最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这种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能力,在设备上运行还需要大量电力,对电池寿命的影响仍有待观察。另外

,即使现在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可以转移到设备上,但还会有新的用例出现,需要超出笔记本电脑或手机所能提供的计算资源。为了做到运算更快,效率更高,软件的进化与硬件同样重要。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

解决。高通、英特尔、苹果、谷歌、联想、小米等已经起跑了。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每日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