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位置:科技研究所 >> 互联

我国科研人员破译“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

发布时间 2024-03-11 07:45 -- 来源 证券之星 阅读量:5505   
【导读】本报综合消息近日,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破译了国际关注多年的“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油菜素甾醇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路径。 童红宁介绍,“复粒稻”是一种具有多...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破译了国际关注多年的 “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油菜素甾醇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路径。

童红宁介绍,“复粒稻”是一种具有多粒簇生特点的水稻种质资源,其独特的表型使之成为研究热点。1931年以来,国内外通过研究,将控制簇生的CL位点定位在6号染色体的一个区间内,但一直未克隆到具体基因,形成“复粒稻”的遗传机制也始终未能明确。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每日推荐

热门文章